- No
- 255
- Date
- 2012.09.18 Tue
柬埔寨行--该或不该?
这是一个关于一美金的面包和两个小女孩的故事。
上个月,我去了柬埔寨。整个旅程下来,有一件事深深冲击着我。
一天,我和朋友在一间超市外的大排档吃晚餐。当时,我们都注意到有两个年龄介于10岁左右的小女孩,不断向在进出超市的游客乞讨,要求旅客给她们买食物。
面对旅客的拒绝,她们转身后会发脾气地捶着摩多坐垫(超市外停着一排摩多单车)。我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多,就不断的看着她们乞讨、被拒绝,然后发脾气。
面对这样坏脾气的小孩,我问自己该不该买食物给她们。当时,我心里在挣扎。
但是,我想,最低限度,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孩饿肚子。
后来,不知道她们从哪里拿来了热狗,除了狼吞虎咽,她们竟然把沾有辣椒酱(或番茄酱)的面包扔掉,只吃没有酱料的部分和香肠。
我皱起眉头,因为她们的浪费食物。我再问自己,我要帮这样的小孩吗?
后来,我心里想,等下我们离开的时候,进去超市买白面包给她们,如果她们真是肚子饿,我们就算做了件好事,如果她们嫌弃的话,我们就自己拿来当早餐。
在我们结帐的时候,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,说要去超市买白面包。
我得到的回应是:"她们的态度很不好,我不会帮她们。”
我回了一句:“难道要装可怜的才值得帮?”
朋友说:“这两个我帮不了,更何况,你帮得了几个?”
我说:“至少这两个是我看到的。如果她们真是肚子饿,我们帮了她们。如果她们嫌弃白面包,我们可以自己当早餐,没什么损失。”
朋友:“我不会烂慈悲。”
最后,我不再跟朋友争执这个课题,也没有买面包给那两个小女孩。
但是,当时我心里很难过……很难过。
我不断思考着几个问题:
难道乞讨的人就必须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?不能够因为乞讨不到食物而发脾气?
帮助人是有条件的吗?态度不好的不帮?挑食的人不帮?
帮助别人,该或不该,想那么多?
但是,如果换成我们是小女孩,我们又会怎么做?
乞讨了很久,不断被拒绝,我一个十岁的孩子,捶捶坐垫发脾气,真是有错吗?我只是一个饿着肚子的十岁孩子。
乞讨到了食物,热狗中有我讨厌的辣椒酱,我扔掉不吃,不行吗?我也是个人,我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。难道就因为是别人给的,我就没有选择的权利?
对于这些小孩,我们的要求,是否太多?
上个月,我去了柬埔寨。整个旅程下来,有一件事深深冲击着我。
一天,我和朋友在一间超市外的大排档吃晚餐。当时,我们都注意到有两个年龄介于10岁左右的小女孩,不断向在进出超市的游客乞讨,要求旅客给她们买食物。
面对旅客的拒绝,她们转身后会发脾气地捶着摩多坐垫(超市外停着一排摩多单车)。我坐在那里一个小时多,就不断的看着她们乞讨、被拒绝,然后发脾气。
面对这样坏脾气的小孩,我问自己该不该买食物给她们。当时,我心里在挣扎。
但是,我想,最低限度,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孩饿肚子。
后来,不知道她们从哪里拿来了热狗,除了狼吞虎咽,她们竟然把沾有辣椒酱(或番茄酱)的面包扔掉,只吃没有酱料的部分和香肠。
我皱起眉头,因为她们的浪费食物。我再问自己,我要帮这样的小孩吗?
后来,我心里想,等下我们离开的时候,进去超市买白面包给她们,如果她们真是肚子饿,我们就算做了件好事,如果她们嫌弃的话,我们就自己拿来当早餐。
在我们结帐的时候,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,说要去超市买白面包。
我得到的回应是:"她们的态度很不好,我不会帮她们。”
我回了一句:“难道要装可怜的才值得帮?”
朋友说:“这两个我帮不了,更何况,你帮得了几个?”
我说:“至少这两个是我看到的。如果她们真是肚子饿,我们帮了她们。如果她们嫌弃白面包,我们可以自己当早餐,没什么损失。”
朋友:“我不会烂慈悲。”
最后,我不再跟朋友争执这个课题,也没有买面包给那两个小女孩。
但是,当时我心里很难过……很难过。
我不断思考着几个问题:
难道乞讨的人就必须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?不能够因为乞讨不到食物而发脾气?
帮助人是有条件的吗?态度不好的不帮?挑食的人不帮?
帮助别人,该或不该,想那么多?
但是,如果换成我们是小女孩,我们又会怎么做?
乞讨了很久,不断被拒绝,我一个十岁的孩子,捶捶坐垫发脾气,真是有错吗?我只是一个饿着肚子的十岁孩子。
乞讨到了食物,热狗中有我讨厌的辣椒酱,我扔掉不吃,不行吗?我也是个人,我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。难道就因为是别人给的,我就没有选择的权利?
对于这些小孩,我们的要求,是否太多?
Post a comment
comment
值得深思的问题:
社会普世价值观一般认为:接受施恩的人,必定得摆出感恩的态度才是“对”的。不过这种普世价值观,或许也显露了一种阶级心态,就是施恩的人是高高在上,而接受恩惠的人必定得摆低姿态去接受恩惠。
或许在未来,我们应该在帮助人的过程里,顺带实践一个更高的道德概念,即:自己和接受恩惠者是平等的。